发布时间:2024-04-25 来源:网络
2.金刚石是天然存在的最硬的物质,纯净的金刚石是无色透明的,正八面体形的固体,含有杂质的金刚石带棕黑等颜色。目前国际上人造金刚石所用的都是溶解析晶法制造,这种方法是把人造金刚石合成块加热到2000℃、加压到5gpa-10gpa,进而使得人造金刚石合成块内的石墨结晶析出,进而制成金刚石,而人造金刚石合成块为合成金刚石的重要元件,而目前在人造金刚石合成块制备时,一直存在以下问题:
3.1、现有技术中,在制备人造金刚石合成块时,需要将多个碳片和触媒片交替放入叶腊石合成块中心通孔内后,在将粉圈和导电钢圈扣在叶腊石合成块中心通孔两侧开口处,安装过程一般需要人工安装,由于碳片和触媒片必须交替放置,所以使得安放时,不仅步骤繁琐,耗费大量人力,而且容易出错,进而影响人造金刚石制备的质量。
4.2、现有技术中,在制备人造金刚石合成块时,由于碳片和触媒片在放置时必须贴紧,两片之间不能存在杂质,但是目前在放置碳片和触媒片时,其表面从不清理,如果混有杂质,则会影响人造金刚石的生成质量。
5.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人造金刚石合成方法,能够高效实现金刚石的合成生产。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人造金刚石合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7.s1、将叶腊石合成块放入烘箱内保持恒温烘烤,完成叶腊石合成块烘烤工作;
8.s2、将正向的导电钢圈和粉圈放入机架的第一料斗中,将反向的导电钢圈和粉圈放入机架的第二料斗中,然后将触媒片放入机架的第三料斗内,将碳片放入机架的第四料斗内;
9.s3、控制支撑平台移动至第一料斗和第二料斗的左侧,将叶腊石合成块套在推板上,完成叶腊石合成块的放置;
10.s4、将反向的导电钢圈和粉圈放入叶腊石合成块中间孔洞内,并控制支撑平台带动叶腊石合成块来到中间位置;
13.s7、将人造金刚石合成块烘干后放入六面体压机内,对人造金刚石合成块进行高温高压处理,制备人造金刚石,当制备结束后,通过敲碎合成块,可将合成的金刚石取出,完成人造金刚石的制备。
14.进一步的,所述机架的后侧设有竖直侧板,所述第三料斗通过连接架固定设置在
竖直侧板的左侧、第四料斗通过连接架固定设置在竖直侧板的右侧;所述机架的前侧通过支撑杆固定设置有料斗块,所述第一料斗位于料斗块的后侧,所述第二料斗位于料斗块的前侧;所述竖直侧板上在第三料斗的下方开口处固定设有第一水平板、在第四料斗的下端开口处固定设有第二水平板,所述第一水平板的上端面与第三料斗的端面的距离小于两个触媒片的厚度,所述第二水平板的上端面与第四料斗的端面的距离小于两个碳片的厚度;所述第一水平板内在第三料斗的正下方设有左端开口的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槽沿左右方向设置,所述第二水平板内在第四料斗的正下方设有右端开口的第二滑槽,所述第二滑槽沿左右方向设置;
15.所述竖直侧板的后侧固定设有第一电动推杆,所述第一电动推杆的伸缩端向前伸出竖直侧板且固定设有支撑平台,所述支撑平台的前侧设有抵触在料斗块下端的前横板、后侧设有与前横板处于同一水平面内的后横板;所述支撑平台的下端固定设有第二电动推杆,所述第二电动推杆的伸缩端向上伸出支撑平台且固定设有推板,所述推板用于伸入叶腊石合成块中间的孔洞内,且承接放入叶腊石合成块内的物料。
16.进一步的,在第一电动推杆驱动支撑平台向前运动至推板正对第一料斗的下端时,正向的导电钢圈和粉圈经过推板进入叶腊石合成块中间的孔洞内,且前横板抵触在第二料斗的下端;在第一电动推杆驱动支撑平台向前运动至推板正对第二料斗的下端时,反向的导电钢圈和粉圈经过推板进入叶腊石合成块中间的孔洞内,且后横板抵触在第一料斗的下端。
17.进一步的,所述第三料斗和第四料斗之间沿左右方向并排设有两个第一导滑杆,两个第一导滑杆之间滑动连接有移动块,所述移动块沿左右方向滑动连接在两个第一导滑杆上;所述移动块上设有夹取组件,易倍体育 EMC易倍所述夹取组件用于将第一水平板右端上方的触媒片,以及第二水平板左端上方的碳片夹取放入叶腊石合成块中间的孔洞内。
18.进一步的,所述夹取组件包括固定安装在移动块上的两个第三电动推杆,两个第三电动推杆均沿竖直方向设置且伸缩端向下伸出移动块设有夹具块,所述夹具块内设有下端开口的槽孔,所述槽孔内沿竖直方向滑动连接有活塞体,所述活塞体的上端设有向上伸出夹具块的活塞杆,所述活塞杆的上端设有限位凸边,所述槽孔内设有用于迫使限位凸边向下压紧在夹具块上端的第一弹簧,所述夹具块的下端在槽孔处沿周向间隔均匀地设有四个槽口,每个槽口内均固定设有轴杆,每个轴杆上均铰接有夹块,以及用于迫使夹块向槽孔内翻转的扭簧,在活塞体向下伸出槽孔时,夹块均转入槽口内松开物料,所述活塞体向上缩入槽孔内时,夹块在扭簧作用下向槽孔内翻转夹紧无物料。
19.进一步的,所述活塞杆的外侧设有定位环槽,所述夹具块的上端沿活塞杆的径向滑动连接有定位杆,所述定位杆远离活塞杆的一端设有定位滑块,所述夹具块的上端设有用于迫使定位杆伸入定位环槽内的第二弹簧;所述夹具块内沿竖直方向滑动连接有按钮杆,所述定位滑块内设有定位斜槽,所述按钮杆的上端设有伸入定位斜槽内的定位凸块;所述第一水平板和第二水平板内均设有供按钮杆的下端伸入的避让孔,在定位杆伸入定位环槽内时,所述按钮杆的下端伸出夹具块的下端面且伸入避让孔内,在按钮杆向上运动时,定位凸块与定位斜槽配合通过定位滑块带动定位杆退出定位环槽。
20.进一步的,所述移动块的后端沿竖直方向设有架板,所述架板用于带动夹具块沿左右方向运动,所述架板的左端设有左下料组件,在架板由左端位置向右运动时,所述左下
料组件用于将第三料斗内的触媒片推送至第一水平板的右端;所述架板的右端设有右下料组件,在架板由右端位置向左运动时,所述右下料组件用于将第四料斗内的碳片推送至第二水平板的左端;所述架板内沿左右方向设有窗口,所述竖直侧板上固定设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设有沿左右方向设置的第一丝杆,所述第一丝杆上螺纹连接有向前伸出窗口的清洁板,所述第一丝杆用于驱动清洁板左右运动;所述架板内在窗口的左端设有左定位组件、在窗口的右端设有右定位组件,所述左定位组件用于将清洁板定位在窗口的左端,所述右定位组件用于将清洁板定位在窗口的右端。
21.进一步的,所述左下料组件包括固定安装在架板左端的左下料块,所述左下料块内沿竖直方向滑动连接有左下料滑块,所述左下料滑块的上端设有向上伸出左下料滑块的左下料推块,所述左下料推块伸入第一滑槽内,所述左下料滑块内设有用于迫使左下料滑块向上运动的左一弹簧,所述左下料推块的上端设有左上斜面,在架板向左运动时,左上斜面与触媒片配合通过左下料推块推动左下料滑块向下运动压缩左一弹簧,在架板向左运动至左端位置时,所述左下料推块运动至触媒片的左侧,随着架板向右运动,左下料推块推动触媒片向右运动;
22.所述右下料组件包括固定安装在架板右端的右下料块,所述右下料块内沿竖直方向滑动连接有右下料滑块,所述右下料滑块的上端设有向上伸出右下料滑块的右下料推块,所述右下料推块伸入第二滑槽内,所述右下料滑块内设有用于迫使右下料滑块向上运动的右一弹簧,所述右下料推块的上端设有右上斜面,在架板向右运动时,右上斜面与碳片配合通过右下料推块推动右下料滑块向下运动压缩右一弹簧,在架板向右运动至右端位置时,所述右下料推块运动至碳片的右侧,随着架板向左运动,右下料推块推动碳片向左运动。
23.进一步的,所述左定位组件包括左一定位销和左二定位销,所述左一定位销沿竖直方向滑动连接在架板内,所述左一定位销的两端均为半球面,所述左二定位销沿竖直方向滑动连接在架板内且位于左一定位销的右侧,所述清洁板的下端设有上定位槽,所述竖直侧板的上端设有左下定位槽,所述竖直侧板的上端设有左推杆,以及用于迫使左推杆向上运动的左二弹簧,所述左二定位销的上端设有左一斜面,所述左推杆的上端设有左二斜面,在清洁板沿窗口向左运动时,所述左一斜面与清洁板配合,推动左二定位销向下运动,在架板向右运动时,通过左二斜面推动左推杆向下压缩左二弹簧;
24.所述右定位组件包括右一定位销和右二定位销,所述右一定位销沿竖直方向滑动连接在架板内,所述右一定位销的两端均为半球面,所述右二定位销沿竖直方向滑动连接在架板内且位于右一定位销的左侧;所述竖直侧板的上端设有右下定位槽,所述竖直侧板的上端设有右推杆,EMC体育 EMC易倍体育以及用于迫使右推杆向上运动的右二弹簧,所述右二定位销的上端设有右一斜面,所述右推杆的上端设有右二斜面,在清洁板沿窗口向右运动时,所述右一斜面与清洁板配合,推动右二定位销向下运动,在架板向左运动时,通过右二斜面推动右推杆向下压缩右二弹簧;
25.在架板处于右端位置且清洁板处于窗口的右端位置时,所述右一定位销将清洁板与架板定位,清洁板带动架板向左运动,当清洁板带动架板运动至中间位置时,左一定位销向下进入左下定位槽内,右一定位销向下进入右下定位槽内,左推杆推动左二定位销向上伸入窗口内,此时架板定位在竖直侧板的上端,清洁板沿窗口向左运动,当清洁板运动至窗
口的左端时,左二定位销向下缩入架板内,清洁板继续向左运动,带动架板向左运动至左端位置;
26.在架板处于左端位置且清洁板处于窗口的左端位置时,所述左一定位销将清洁板与架板定位,清洁板带动架板向右运动,当清洁板带动架板运动至中间位置时,右一定位销向下进入右下定位槽内,左一定位销向下进入左下定位槽内,右推杆推动右二定位销向上伸入窗口内,此时架板定位在竖直侧板的上端,清洁板沿窗口向右运动,当清洁板运动至窗口的右端时,右二定位销向下缩入架板内,清洁板继续向右运动,带动架板向右运动至右端位置。
29.1、本发明通过第一料斗放置正向的导电钢圈和粉圈,第二料斗放置反向的导电钢圈和粉圈,第三料斗放置触媒片,第四料斗放置碳片,使得制备人造金刚石合成块时,无需人力组装零件,节省人力,方便快捷;
30.2、本发明通过设置夹具块、架板、左上料组件、右上料组件,使得夹具块在上料碳片或触媒片时,可将另一材料进行推出以待上料,从而能够达到交替放置的目的,结构巧妙,简单可靠,并且不会出现一种物料连续放置两片的问题;
31.3、本发明通过设置清洁板,使得在物料放置前可将物料的接触面进行清理,使得物料能够紧密贴合,避免杂质而产生的缝隙,保证金刚石合成的效果;
32.4、本发明通过第一电机带动第一丝杆,带动清洁板进行往复移动,进而能带动夹具块进行往复移动,从而完成碳片和触媒片的安放和接触面的清理,集成度高,且动力元件较少,成本较低。
43.s1、将叶腊石合成块71放入烘箱内保持恒温烘烤,完成叶腊石合成块71烘烤工作;
44.s2、将正向的导电钢圈和粉圈放入机架1的第一料斗432中,将反向的导电钢圈和粉圈放入机架1的第二料斗431中,然后将触媒片74放入机架1的第三料斗41内,将碳片75放入机架1的第四料斗42内;
45.s3、控制支撑平台22移动至第一料斗432和第二料斗431的左侧,将叶腊石合成块71套在推板23上,完成叶腊石合成块71的放置;
46.s4、将反向的导电钢圈和粉圈放入叶腊石合成块71中间孔洞内,并控制支撑平台22带动叶腊石合成块71来到中间位置;
48.s6、将正向的粉圈和导电钢圈放入叶腊石合成块71中间孔洞内,完成人造金刚石合成块的装配;
49.s7、将人造金刚石合成块烘干后放入六面体压机内,对人造金刚石合成块进行高温高压处理,制备人造金刚石,当制备结束后,通过敲碎合成块,可将合成的金刚石取出,完成人造金刚石的制备。
50.所述机架1的后侧设有竖直侧板11,所述第三料斗41通过连接架固定设置在竖直侧板11的左侧、第四料斗42通过连接架固定设置在竖直侧板11的右侧;所述机架1的前侧通过支撑杆1a固定设置有料斗块43,所述第一料斗432位于料斗块43的后侧,所述第二料斗431位于料斗块43的前侧;所述竖直侧板11上在第三料斗41的下方开口处固定设有第一水平板411、在第四料斗42的下端开口处固定设有第二水平板421,所述第一水平板411的上端面与第三料斗41的端面的距离小于两个触媒片的厚度,所述第二水平板421的上端面与第四料斗42的端面的距离小于两个碳片的厚度;所述第一水平板411内在第三料斗41的正下方设有左端开口的第一滑槽4111,所述第一滑槽4111沿左右方向设置,所述第二水平板421内在第四料斗42的正下方设有右端开口的第二滑槽4211,所述第二滑槽4211沿左右方向设置。
51.所述竖直侧板11的后侧固定设有第一电动推杆24,所述第一电动推杆24的伸缩端向前伸出竖直侧板11且固定设有支撑平台22,所述支撑平台22的前侧设有抵触在料斗块43下端的前横板2a、后侧设有与前横板2a处于同一水平面内的后横板2b;所述支撑平台22的下端固定设有第二电动推杆21,所述第二电动推杆21的伸缩端向上伸出支撑平台22且固定设有推板23,所述推板23用于伸入叶腊石合成块71中间的孔洞内,且承接放入叶腊石合成块71内的物料。在第一电动推杆24驱动支撑平台22向前运动至推板23正对第一料斗432的下端时,正向的导电钢圈和粉圈经过推板23进入叶腊石合成块71中间的孔洞内,且前横板2a抵触在第二料斗431的下端;在第一电动推杆24驱动支撑平台22向前运动至推板23正对第二料斗431的下端时,反向的导电钢圈和粉圈经过推板23进入叶腊石合成块71中间的孔洞内,且后横板2b抵触在第一料斗432的下端。
52.所述第三料斗41和第四料斗42之间沿左右方向并排设有两个第一导滑杆53,两个第一导滑杆53之间滑动连接有移动块51,所述移动块51沿左右方向滑动连接在两个第一导滑杆53上;所述移动块51上设有夹取组件,所述夹取组件用于将第一水平板411右端上方的触媒片,以及第二水平板421左端上方的碳片夹取放入叶腊石合成块71中间的孔洞内。
53.所述夹取组件包括固定安装在移动块51上的两个第三电动推杆52,两个第三电动推杆52均沿竖直方向设置且伸缩端向下伸出移动块51设有夹具块61,所述夹具块61内设有下端开口的槽孔6a,所述槽孔6a内沿竖直方向滑动连接有活塞体62,所述活塞体62的上端设有向上伸出夹具块61的活塞杆62a,所述活塞杆62a的上端设有限位凸边62b,所述槽孔6a内设有用于迫使限位凸边62b向下压紧在夹具块61上端的第一弹簧66,所述夹具块61的下
端在槽孔6a处沿周向间隔均匀地设有四个槽口6b,每个槽口6b内均固定设有轴杆6c,每个轴杆6c上均铰接有夹块631,以及用于迫使夹块631向槽孔6a内翻转的扭簧632,在活塞体62向下伸出槽孔6a时,夹块631均转入槽口6b内松开物料,所述活塞体62向上缩入槽孔6a内时,夹块631在扭簧632作用下向槽孔6a内翻转夹紧无物料。
54.所述活塞杆62a的外侧设有定位环槽621,所述夹具块61的上端沿活塞杆62a的径向滑动连接有定位杆65,所述定位杆65远离活塞杆62a的一端设有定位滑块65a,所述夹具块61的上端设有用于迫使定位杆65伸入定位环槽621内的第二弹簧67;所述夹具块61内沿竖直方向滑动连接有按钮杆64,所述定位滑块65a内设有定位斜槽651,所述按钮杆64的上端设有伸入定位斜槽651内的定位凸块641;所述第一水平板411和第二水平板421内均设有供按钮杆64的下端伸入的避让孔4a,在定位杆65伸入定位环槽621内时,所述按钮杆64的下端伸出夹具块61的下端面且伸入避让孔4a内,在按钮杆64向上运动时,定位凸块641与定位斜槽651配合通过定位滑块65a带动定位杆65退出定位环槽621。
55.所述移动块的后端沿竖直方向设有架板54,所述架板54用于带动夹具块61沿左右方向运动,所述架板54的左端设有左下料组件,在架板54由左端位置向右运动时,所述左下料组件用于将第三料斗41内的触媒片推送至第一水平板411的右端;所述架板54的右端设有右下料组件,在架板54由右端位置向左运动时,所述右下料组件用于将第四料斗42内的碳片推送至第二水平板421的左端;所述架板54内沿左右方向设有窗口543,所述竖直侧板11上固定设有第一电机12,所述第一电机12的输出端固定设有沿左右方向设置的第一丝杆13,所述第一丝杆13上螺纹连接有向前伸出窗口543的清洁板55,所述第一丝杆13用于驱动清洁板55左右运动;所述架板54内在窗口543的左端设有左定位组件、在窗口543的右端设有右定位组件,所述左定位组件用于将清洁板55定位在窗口543的左端,所述右定位组件用于将清洁板55定位在窗口543的右端。
56.本实施例中,所述左下料组件包括固定安装在架板54左端的左下料块542,所述左下料块542内沿竖直方向滑动连接有左下料滑块563,所述左下料滑块563的上端设有向上伸出左下料滑块563的左下料推块56a,所述左下料推块56a伸入第一滑槽4111内,所述左下料滑块563内设有用于迫使左下料滑块563向上运动的左一弹簧564,所述左下料推块56a的上端设有左上斜面56b,在架板54向左运动时,左上斜面56b与触媒片配合通过左下料推块56a推动左下料滑块563向下运动压缩左一弹簧564,在架板54向左运动至左端位置时,所述左下料推块56a运动至触媒片的左侧,随着架板54向右运动,左下料推块56a推动触媒片向右运动;所述右下料组件包括固定安装在架板54右端的右下料块541,所述右下料块541内沿竖直方向滑动连接有右下料滑块56c,所述右下料滑块56c的上端设有向上伸出右下料滑块56c的右下料推块561,所述右下料推块561伸入第二滑槽4211内,所述右下料滑块56c内设有用于迫使右下料滑块56c向上运动的右一弹簧562,所述右下料推块561的上端设有右上斜面56d,在架板54向右运动时,易倍体育 EMC易倍右上斜面56d与碳片配合通过右下料推块561推动右下料滑块56c向下运动压缩右一弹簧562,在架板54向右运动至右端位置时,所述右下料推块561运动至碳片的右侧,随着架板54向左运动,右下料推块561推动碳片向左运动。
57.本实施例中,所述左定位组件包括左一定位销572和左二定位销582,所述左一定位销572沿竖直方向滑动连接在架板54内,所述左一定位销572的两端均为半球面,所述左二定位销582沿竖直方向滑动连接在架板54内且位于左一定位销572的右侧,所述清洁板55
的下端设有上定位槽551,所述竖直侧板11的上端设有左下定位槽162,所述竖直侧板11的上端设有左推杆142,以及用于迫使左推杆142向上运动的左二弹簧152,所述左二定位销582的上端设有左一斜面,所述左推杆142的上端设有左二斜面,在清洁板55沿窗口543向左运动时,所述左一斜面与清洁板55配合,推动左二定位销582向下运动,在架板54向右运动时,通过左二斜面推动左推杆142向下压缩左二弹簧152;所述右定位组件包括右一定位销571和右二定位销581,所述右一定位销571沿竖直方向滑动连接在架板54内,所述右一定位销571的两端均为半球面,所述右二定位销581沿竖直方向滑动连接在架板54内且位于右一定位销571的左侧;所述竖直侧板11的上端设有右下定位槽161,所述竖直侧板11的上端设有右推杆141,以及用于迫使右推杆141向上运动的右二弹簧151,所述右二定位销581的上端设有右一斜面,所述右推杆141的上端设有右二斜面,在清洁板55沿窗口543向右运动时,所述右一斜面与清洁板55配合,推动右二定位销581向下运动,在架板54向左运动时,通过右二斜面推动右推杆141向下压缩右二弹簧151;在架板54处于右端位置且清洁板55处于窗口543的右端位置时,所述右一定位销571将清洁板55与架板54定位,清洁板55带动架板54向左运动,当清洁板55带动架板54运动至中间位置时,左一定位销572向下进入左下定位槽162内,右一定位销向下进入右下定位槽内,左推杆142推动左二定位销582向上伸入窗口543内,此时架板54定位在竖直侧板11的上端,清洁板55沿窗口543向左运动,当清洁板55运动至窗口543的左端时,左二定位销582向下缩入架板54内,清洁板55继续向左运动,带动架板54向左运动至左端位置;在架板54处于左端位置且清洁板55处于窗口543的左端位置时,所述左一定位销572将清洁板55与架板54定位,清洁板55带动架板54向右运动,当清洁板55带动架板54运动至中间位置时,右一定位销571向下进入右下定位槽161内,左一定位销向下进入左下定位槽内,右推杆141推动右二定位销581向上伸入窗口543内,此时架板54定位在竖直侧板11的上端,清洁板55沿窗口543向右运动,当清洁板55运动至窗口543的右端时,右二定位销581向下缩入架板54内,清洁板55继续向右运动,带动架板54向右运动至右端位置。
58.本实施例的上述s3中,在放置叶腊石合成块71时,首先控制第一电动推杆24伸出,推动支撑平台22向前移动,当支撑平台22移动至第一料斗432左侧时,控制第二电动推杆21伸出,推动推板23上升,将叶腊石合成块71套在推板23上(如图2所示),从而完成叶腊石合成块71的放置。
59.本实施例的上述s4中,在将正向的粉圈和导电钢圈放入时,控制第二电动推杆21伸出,使得推板23和叶腊石合成块71上平面平齐,控制第一电动推杆24伸出带动叶腊石合成块71向前移动,当推板23和第一料斗432下方开口对齐时,控制第二电动推杆21收缩,带动推板23下降一个导电钢圈72的高度,使得第一料斗432内正向的导电钢圈72和粉圈73落入叶腊石合成块71中间孔洞内。
60.本实施例的上述s5中,在触媒片和碳片的交替放入时,首先控制启动第一电机12带动第一丝杆13转动,由于第一丝杆13和清洁板55螺纹配合,带动清洁板55向左移动,由于此时右一定位销571在上定位槽551内,将清洁板55和架板54定位,使得架板54向左移动,此时,由于左下料推块56a上的左上斜面56b和触媒片74配合,使得左下料推块56a克服左一弹簧564向下移动,使其能来到触媒片74左侧(图1中),由于此时右下料推块561进入第二滑槽4211内,进而推动碳片75向左移动。
61.当清洁板55带动架板54运动至夹具块61正对叶腊石合成块71的中间位置时,在左二弹簧152作用下推动左推杆142向上推动左二定位销582进入窗口543内,同时右一定位销571与右下定位槽161对齐,清洁板55继续向左移动,使得清洁板55和架板54分开,清洁板55相对架板54向左移动直到来到窗口543左侧,此过程清洁板55将导电钢圈72和粉圈73上方的杂质扫掉,同时在左二定位销582上方左一斜面作用下,推动左二定位销582下降,推动左推杆142退出架板54,并且通过推动窗口543带动架板54继续向左移动,使得左一定位销572进入上定位槽551内,且在右推杆141上的右二斜面作用下,使其克服右二弹簧151退出架板54,使得架板54向左移动,直到架板54运动至左端位置时,右下料推块561将碳片75推动到第二水平板421的左端,架板54停止。
62.控制第一电机12反转,由于左一定位销572在上定位槽551内,使得清洁板55和架板54定位,使得架板54向右移动,此时,由于右下料推块561的右上斜面56d和第四料斗42内的碳片75配合,使得右下料推块561克服右一弹簧562向下移动,使其能来到碳片75右侧,由于此时左下料推块56a进入第一滑槽4111内,进而推动触媒片74向右移动,当清洁板55带动架板54运动至夹具块61正对叶腊石合成块71的中间位置时,在右二弹簧151作用下推动右推杆141进入架板54内,向上推动右二定位销581进入窗口543内,同时左一定位销572与左下定位槽162对齐,清洁板55继续向右移动,使得清洁板55和架板54分开,清洁板55相对架板54向右移动直到来到窗口543右侧,此过程清洁板55将导电钢圈72和粉圈73上方的杂质扫掉,同时在右二定位销581上的右二斜面作用下,推动右二定位销581下降,推动右推杆141退出架板54,并且通过推动窗口543带动架板54继续向右移动,使得右一定位销571进入上定位槽551内,且在左推杆142上的左二斜面作用下,使其克服左二弹簧152退出架板54,使得架板54向右移动,直到架板54运动至右端位置,左下料推块56a将触媒片74推动到指定位置后,架板54停止,此时夹具块61位于第二水平板421上碳片75正上方,控制第三电动推杆52伸出,使得活塞体62压在碳片75上,然后继续控制第三电动推杆52伸出,推动夹具块61向下运动,进而使得碳片75推动活塞体62克服第一弹簧66向上移动,并且夹块631在扭簧632作用下将碳片75夹住,同时在定位环槽621对齐定位杆65时,在第二弹簧67作用下进入定位环槽621内,将活塞体62定位,同时在定位斜槽651的作用下推动定位凸块641带动按钮杆64进入避让孔4a内,进而完成碳片75的夹取,然后控制第三电动推杆52收缩,带动碳片75向上移动,然后控制第一电机12正转,带动清洁板55向左移动,进而带动夹具块61移动至叶腊石合成块71正上方,然后控制第三电动推杆52伸出,并且使得碳片75下降至清洁板55上侧,通过清洁板55向左移动,进而使得清洁板55可将碳片75下表面进行清理,然后控制第三电动推杆52伸出,使得夹具块61和叶腊石合成块71贴合,使得按钮杆64推动定位凸块641上升,通过定位斜槽651带动定位杆65克服第二弹簧67退出定位环槽621,通过第一弹簧66推动活塞体62向下推动碳片,同时控制第二电动推杆21收缩,进而带动推板23下降,使得碳片75进入叶腊石合成块71内,然后控制第三电动推杆52收缩,带动夹具块61上升,通过清洁板55带动架板54向左移动,使得夹具块61来到第一水平板411上的触媒片74上方,同时使得右侧的碳片75移动至第二水平板421上,同理夹具将触媒片74夹起,然后通过第一电机12带动清洁板55向右移动,使得触媒片74下面和碳片75上面能够进行清理,然后通过夹具和第二电动推杆21的配合可将触媒片75放置在叶腊石合成块71内,然后通过清洁板55的带动可将夹具块61带动到第二水平板421上的碳片75上方,同时左侧触媒片74被推动到第一水平板
411上,综上所示,通过反复动作,可将碳片75和触媒片74交替放置在叶腊石合成块71内,并且对其表面进行清理,放置因杂质产生的缝隙。
63.本实施例的上述s6中,在将反向的粉圈和导电钢圈放入时,控制第一电动推杆24伸出,带动叶腊石合成块71向前移动,当推板23和第二料斗431下方开口对齐时,控制第二电动推杆21收缩,带动推板23下降一个导电钢圈72的高度,使得第二料斗431内反向的导电钢圈72和粉圈73落入叶腊石合成块71中间孔洞内。
64.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如您需求助技术专家,请点此查看客服电线.探索新型氧化还原酶结构-功能关系,电催化反应机制 2.酶电催化导向的酶分子改造 3.纳米材料、生物功能多肽对酶-电极体系的影响4. 生物电化学传感和生物电合成体系的设计与应用。
1.高分子材料的共混与复合 2.涉及材料功能化及结构与性能的研究; 高分子热稳定剂的研发
高分子生物材料与生物传感器,包括抗菌/抗污高分子材料、生物基高分子材料、超分子水凝胶、蛋白质材料的合成与自组装、等离子体聚合功能薄膜、表面等离子体共振光谱(SPR)、表面增强拉曼散射(SERS)生物传感器等。
1. 晶面可控氧化铝、碳基载体及催化剂等高性能、新结构催化材料研究 2. 乙烯环氧化催化剂的研究与开发 3. 低碳不饱和烯烃的选择性氧化催化剂及工业技术开发
1. 加氢精制 2. 选择加氢 3. 加氢脱氧 4. 介孔及介微孔分子筛合成及催化应用